热门搜索:   英语  课程  MBA  管理  培训  出国留学  教育  平面设计  海外留学  安全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页 » 新闻 » 学历教育 » 正文

“答辩水果”动辄过百元 学生称没人敢不准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26  浏览次数:510
核心提示:北京日报光亮的朱红色会议桌上,摆放了四份果盘,樱桃、荔枝、巧克力果盘旁放着矿泉水、签字笔和稿纸。小杨坐在桌子一边,准备开
 北京日报

光亮的朱红色会议桌上,摆放了四份果盘,樱桃、荔枝、巧克力……果盘旁放着矿泉水、签字笔和稿纸。小杨坐在桌子一边,准备开始论文答辩。这是中国人民大学一场研究生答辩会,桌上的果盘并非学校所置,都是小杨和同学们自费采购。最近几年,不仅仅在人大,这种“答辩水果”已成为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现场的标配,且有越来越豪华的趋势,而且浪费严重。

虽然没有哪个高校明文规定学生答辩需要准备“答辩水果”,但“答辩水果”却悄然风行。学生准备“答辩水果”,是为了尊师致谢?还是为了论文顺利通过而进行的人情投资?这种“潜规则”是否应该叫停?

“答辩水果”轻松过百元

“‘答辩水果’怎么也得从荔枝和樱桃起步,这才显得够档次。”小杨说。12元一斤的荔枝,20元一斤的红提,30元一斤的樱桃,小杨的账单上,尽是自己平时舍不得买的好水果。小杨的同学还跑到超市买了巧克力、小饼干等点心,并买了四个颜色鲜艳的果盘,前前后后花了200多元。

人大便民市场水果摊主高女士介绍,5月份樱桃刚下的时候很贵,五六十元一斤,那会儿一份果盘就得七八十元甚至上百元。她现场为记者试装了一份果盘,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一次性纸盘里,装上一根香蕉、七八颗红提、十多粒樱桃、四五个荔枝外加一个油桃,就要花将近30块钱。而每场答辩至少需要四位答辩老师,每人一份,“答辩水果”轻松过百元。

高校水果摊推定制服务

“学校没有规定要准备‘答辩水果’,但几乎没有学生敢不准备。”一位刚刚通过论文答辩的北京某高校研究生坦言,学校里的商家也嗅到了这一“潜规则”的商机,每到答辩季,水果摊都推出定制“答辩水果”的贴心服务。顾客可以自由组合多种水果,摊主包揽清洗、装盘到免费送货上门的一条龙服务。

人大汇贤商店门口的水果摊主小邹就是其中的“高手”,讲起“答辩水果”的生意经头头是道,首先得挑选贵的水果,毕业答辩就这么一回,对老师表达谢意,花点钱也是应该的;最好选择五颜六色的水果,显得好看,也讨个答辩顺利的彩头;还得便于清洗和品尝,像西瓜、木瓜这种吃起来不方便的就尽量不选。

学生为了准备“答辩水果”,给答辩老师留下个好印象煞费苦心,甚至学生还专门研究起果盘放在哪里,老师取用方便。中国政法大学研三学生小孙清楚地记得,答辩前班长还画了一幅图叮嘱大家,摆水果的位置很讲究,要尽可能地方便答辩老师。北京大学博士生小美说:“我们为师姐当答辩秘书时,西瓜、哈密瓜都切成一片一片,方便老师们吃。”还有的学生在“答辩水果”之外准备了饮料、湿纸巾、纸和笔,甚至捧来大束鲜花。

水果吃不完半数浪费

小杨的答辩顺利结束,他精心准备的“答辩水果”半数剩下,下一场答辩的同学又准备了新的“答辩水果”,自己如果不把剩下的水果带走,就只能倒掉造成浪费。

同时今年毕业的北京某高校研究生小美已作为答辩秘书参加了三四场答辩,她发现,每一场答辩中,不管水果好坏,老师们吃得都很少,几乎一半都剩下。记者采访的十多位学生也都反映,“答辩水果”吃不完,扔了太浪费,只好自己打包带走。

一位答辩老师告诉记者,“老师们顶多是在饿了的时候才吃点东西,同学们大可不必准备这些,论文质量好,答辩就会顺利通过。”话是这么说,但没有哪个学生敢不准备“答辩水果”。

在职硕士发明“答辩水果”

2002年,刘海龙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如今已是副教授的他回忆,当年自己毕业答辩时,只是为老师们准备了几瓶矿泉水,那时根本没听说过什么“答辩水果”。

记者查阅了多所高校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安排等规章,并没有准备“答辩水果”的规定,学生们也表示,准备“答辩水果”学校并没有规定,只是师兄师姐们提醒要准备。到底“答辩水果”是哪来的?

北京师范大学(微博)教授谷贤林表示,“答辩水果”是从最近五六年才开始大量出现的现象。据刘海龙回忆,人大新闻学院的“答辩水果”最早是从在职学生中兴起的,这些学生已经参加工作,知道一些社会接待的惯例,就发明了“答辩水果”。也有教师表示,在职学生由于已经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对论文精雕细琢,质量一般,他们准备“答辩水果”,也是为了人情投资,期望论文顺利通过。但没想到,在校学生也跟着效仿,到现在已成为不成文的“传统”。“十年前答辩,大多数人都不准备水果,现在反过来,学生不准备就显得异类。”一位高校教授坦言。

校园“人情消费”可以休矣

论文答辩的最后关头,不少学生不是在为答辩做学术准备,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挑选“答辩水果”上,这也引起了高校教师的担忧。

一位答辩老师表示,从老师角度而言,谈论和看重的都是论文质量,而不是在乎吃了什么,更不会因为没有准备水果而为难学生,学生不能忘记这个本质,更不应该在水果上面追档次、花心思。

“这是校园中的‘人情消费’,是社会上的接待之风影响了学生。”刘海龙直言不讳。在他看来,答辩是一件很严肃的学术讨论,在现场吃水果不合时宜,不仅不尊重学生,还会影响他人思考。

刘海龙已经开始抵制“答辩水果”,他提醒学生不要准备水果,更不能攀比,因为这种攀比可能会失去界限。还有的教师认为,“答辩水果”可以休矣,这种风气不仅给学生造成负担,造成浪费,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术道德,论文答辩的严肃和公正。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留下你的真实点评

 
 
 
资讯排行榜
推荐图文

 
网站主页 | 人才招聘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隐私 | 分站加盟 | 线下汇款 | 会员升级 | 网站地图 | 帮助手册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