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培训  管理  课程  英语  MBA  电脑  教育  会计培训  职称  培训课程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页 » 比价 » »

中国人才滞留国外 待遇是首要原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08    浏览次数:168
    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透露,当前国际人才竞争激烈,“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6月6日《人民日报》)
    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青年时代,朋友三人中最为优秀的孟晓骏在离开中国机场时,发誓不再回来。但当他在海外的餐馆里打工刷盘子还被其他侍应生欺负的时候,当他意识到自己永远无法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回国。当然,大前提是另外两位好友已经找到能够实现他们人生理想的事业,他在海外的迷茫回到国内能够找到答案。如果当时他在国外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住进了乡间的HOUSE,结局也许就会截然不同。
    这样的戏码正是现实的反映。身边有许多到海外求学的朋友,如果是凭借自身实力,考托福、考GRE拿了全额奖学金出去的,研究生、博士毕业后,大多选择留在了国外。因为他们依靠自身的优秀,在国外也能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而生存环境上的优良、后代求学上的便利更成为他们坚定留在海外的理由。至于那些家里花钱出去,在“克莱登大学”买个文凭回来的公子哥,几年下来连外语关都过不了,回国自然是无奈的必选项。
    调查数据也正契合了这样的现实,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人才滞留海外的比率平均达87%,这也意味着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端科研人才正在用脚投票,离开祖国这棵生他养他的梧桐树。
    造成人才流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待遇。这里所说的待遇并非单纯的薪酬,也包含了自由的科研环境、能够实现人生理想的实验室。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为例,当年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但如果一直留在当地,他或许始终无法接触到军事科技的最前沿。然而回国后,祖国为他提供了宽松的科研环境和绝对的信任。反观近些年回国的人才,则大多要受制于高校的考核体制,搞科研的激情在日复一日为了维持生计的复制粘贴中被消磨殆尽。试问,只顾着为一纸论文折腰,还如何能为科研事业抬头?!
    严重的人才流失,也与社会上升通道不畅有关。一位出国攻读化学博士的朋友表示,不敢回国就业,怕在“拼爹”大战中败下阵来。而国内高校在招收女性求职者时,很多会看姿色给岗位,她也不想在爹妈给的容貌上再动一回刀。
    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给人才发展人为设置种种体制障碍,让优秀人才心寒,这都是我们的梧桐树引不回求学海外的金凤凰的原因。而一旦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个人创新创业能力减弱,对于整体的国家竞争实力都将有不利的影响。我们不能再重走为他国输送人才、只作嫁衣裳的老路。
    虽然从2008年起国家层面推动的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的“千人计划”及地方的“百人计划”都起到了一定人才回笼的效果,武大引进28岁的海归邓鹤翔担任正教授也引起了一定的轰动,但社会的整体环境仍需要改善。想要吸引求学海外的金凤凰们回国筑巢、回国创业,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 比价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比价
推荐比价
点击排行

 
网站主页 | 人才招聘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隐私 | 分站加盟 | 线下汇款 | 会员升级 | 网站地图 | 帮助手册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